叮咚!关于夏令营,有一份贴心提示请查收→
随着暑假到来,名目繁多、价格不一的暑期夏令营纷纷现身。“弯道超车”
2023-07-09随着暑假到来,名目繁多、价格不一的暑期夏令营纷纷现身。“弯道超车”的研学旅游、“增强动手能力”的社会实践、“体能训练”的户外探险等,让家长眼花缭乱。近日,广西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联合崇左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发布暑期夏令营消费提示,提醒广大消费者,特别是学生及其家长,参加暑期夏令营要注意安全理性消费,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注意查看资质 选择正规经营机构
(相关资料图)
消费者在报名前要了解经营机构是以什么形式组织夏令营活动。以旅游形式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要具备经营旅游业务资质,消费者要拒绝无旅行社业务经营资质的单位和个人。微信群、户外群、车友群、亲子群、夏令营等组团旅游形式要提高警惕。以校外培训机构形式组织的夏令营活动,要具备相关主管部门审批的经营资质。如体育夏令营涉及高危险性体育项目,要查看经营机构证照信息。消费者对主办方的资质进行确认后,要选择信誉好、具备一定规模、安全措施齐全、服务水平高的经营机构。
查看主题合同内容 约定权利与义务
消费者要货比三家,考察夏令营经营机构服务能力,了解夏令营的主题内容,综合考虑孩子的兴趣、性格特点,当心“团购旅游”“弯道超车”“提高免疫力体能培训”“锻炼意志力”等宣传噱头的夏令营,选择适合孩子的夏令营活动。消费者选择夏令营一定要签订合同,特别要明确夏令营线路、收费标准、时间日程、食宿标准、出行交通、师资力量、安全保障、纠纷处理约定等事项。对合同条款要仔细审核,避免“合同坑”,不明白的、容易产生纠纷的事项应及时向工作人员提问,或要求经营者说明。
当心收费价格陷阱 预付式消费应谨慎
目前,市场上一些夏令营存在费用不透明、行程缩水的问题,打着“未包含费用”擦边球,在低廉价格基础上,通过各种名义增加费用,以此变相提高总费用。消费者要警惕活动内容与收费价格不相符的情况,项目收费过高或过低都要留心,在报名前应该明确消费内容与金额。同时,消费者在面对培训类夏令营预付式消费时要谨慎对待,不要跟风购买“大礼包”。如支付费用超过5000元,要优先选择采取预付费存管的经营机构,降低消费风险。
注意人身安全 留存相关票据
夏令营活动形式丰富,游学类活动可能会涉及出境内容,体能体育类活动对孩子的身体强度有一定要求,夏令营人员较多对饮食、出行、组织的安全要求更高。消费者选择夏令营一定要把孩子的身心安全因素放在第一位,理性消费。同时,要及时索要发票或其他交费凭证,留存合同、单据、聊天截图、宣传海报截图和视频等。如遇到消费纠纷,及时与商家协商。如协商不成,可向12345或当地消委会投诉,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来源 | 南宁晚报·南宁宝客户端 记者 苏昭宇 通讯员 李竞莹
编辑 | 李雅晴
校对 | 李冬莉
审核 | 张艳华